變電站有輻射,是真的嗎?
變電站有輻射,
還會致癌、引起胎兒畸形、
基因突變、老年癡呆……
這些恐怖的傳言是真的嗎?
?
?
?
變電站、高壓線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,但是很多人都有些顧慮,不僅僅是怕被電,還擔心被輻射、得癌癥等,甚至把變電站、高壓線納入選房的禁區!由于用電需求的增長,一些居民區要建變電站,附近居民對此擔驚受怕,甚至對變電站的建設百般阻撓。
?
?
??
地球本身就是個大磁場,電場和磁場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存在,家用電器周圍就有。
電力工業頻率簡稱工頻,我國工頻50赫,波長6000千米,頻率低、波長長。世界衛生組織文件顯示,交流輸變電站設施產生的電場和磁場屬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,是**頻場,而非電磁輻射。
?
?
戶外式變電站站界工頻電場強度在每米幾伏到幾百伏之間,**可以滿足環保要求。其他類型變電站站界工頻電場強度則比戶外式變電站更低。
?
電離輻射危害大,但基本不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
一般而言,
根據輻射對生物體的影響,
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類:
?
01電離輻射
核輻射就屬于這一類。這類輻射在足夠的強度下,可以對生物體造成**的傷害。因為生物體的各種生理活動,都依賴于原子層面的穩定。其超高能量可以破壞生物分子的化學鍵,從而使得分子性質改變。
這是“當心電離輻射”標志,當你看到這個標志時,就要保持距離了。
?
?
?
?
02非電離輻射
雖然電離輻射造成的危害很大,但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輻射,幾乎屬于另一類——非電離輻射。這類輻射包括紫外線以及低頻率的各類電磁波。這些輻射因為能量較小,不足以破壞分子的化學鍵,所以也就不會改變分子的結構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里的能量主要取決于電磁波的頻率。如果頻率不足,輻射強度也不會很強,更加沒法改變分子的結構。
?
?
雖然不能改變分子性質,但非電離輻射也一樣會對生物體造成**的影響。這主要體現在另外兩方面。首先是熱效應,熱效應有害嗎?可以設想一下曬太陽的時候,如果感到皮膚發熱,就有可能被曬傷,電器的輻射也是同理。
但是它們的輻射強度**,比如手機以**功率運行時人體所吸收的輻射量,比人在陽光下運動時吸收的輻射量還低得多。
?
?
非電離輻射的第二種影響,是在人體內產生感應電流。感應電流產生于無線電波和長波無線電等低頻率輻射。生活中廣播、高壓輸電線和家用電器都可以產生這種輻射。但是人體內感應電流的強度,至少要達到0.7毫安,才能讓我們感知到。而一個人即使站在500千伏的高壓電線下,他體內的感應電流也只有0.005毫安左右。?
?
?
的確,通電導線的周圍會產生電磁場,而交變的電磁場會產生電磁波,但這需要有一個前提——天線。按照天線理論,要想成為有效的輻射源,其天線必須具有與電磁場的工作波長可比的長度。
而對于50赫茲的工頻電磁場來說,其工作波長長達6000km,相比之下短得可憐的輸電線根本無法構成天線,也就無法在近距離內輻射電磁波。實測證明,一個常規變電站的磁場強度僅為0.012μt(微特斯拉),還不如你的手機呢!
?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